实验服务

基金课题 您的位置:首页 > 实验服务 基金课题

一个NSFC评审的心得体会——帮您提高中标率
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16/11/30 15:01:06  

本人不是大牛,只是简单谈下这次评审的体会,希望我的这些体会能够抛砖引玉,帮助大家提高命中率。由于目前国自然一审刚刚结束不久,接下来就是等待会评,整个话题在这个时间段相当敏感,希望大家理性留言,拒绝语言暴力。


今年是我一共评审了15项,全部为青年基金,这是一项很费时、费精力的工作,整整花了我7天的时间,审完后有一些感想,与大家分享。


和许多申请人一样,我也有过加班加点,提前几个月悬梁刺股准备标书的经历,对于申请人为标书付出的心血感同身受;而且今年我也协助领导申请了项目,一样在等待最后的“宣判”,中了表扬加薪,没中挨批罚钱。几年以前,我帮助我的老板撰写的标书被毙,共有3个评审专家给了意见,1个建议不予资助,给的意见非常少,寥寥数字直接认为你的课题没有应用价值;另一个给了B,详细地列出了标书中的一些不足,意见中肯,我获益匪浅,还有1个给的是A,基本认为标书不错,都是正面意见。


不管审标书还是论文,我都是非常认真地对待的,今年除了有几份实在是看不下去,其他的标书我至少要废寝忘食地读3-4遍。为了对申请人负责,我会反复查阅PubMed,基本上每份标书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,我的评审意见非常详细,最多的时候评审意见超过800字,相信申请人在看到我的意见以后会受益匪浅,即使今年没有中标,来年准备的时候也会事半功倍。


今年我审的15份标书中,2份A(优先资助),3份B(可资助),10份C(不资助)。


总体来说,有些标书存在一些致命性的问题,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被我直接PASS掉:


1. 标书撰写不认真:标书中错别字太多,让人难以忍受,仅第一个部分就有8、9个错误,其中摘要中有2-3个错别字,英文翻译更是语法错误连篇。另外文中参考文献格式不统一,字体大小都不一致。这样的标书显然是应付任务的,直接PASS(表示挺喜欢审这样的标书,省时间)。


2.缺少研究假说:PASS掉的标书中有几篇立项依据中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研究假说,从头看到尾都没有明白申请人到底想解决证明什么问题,到底有没有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让人无法判断,这样的标书我都明确在评审意见中指出,并给出了C的评价。


3. 研究方案的缺陷:有几篇标书题目是机制方面的研究,但是通篇都没有涉及机制研究的内容,只是简单的在组织和细胞里面检测一些指标分子表达,通过相关性分析进行证明,这样的内容连最基本的一些机制研究套路和技术(比如抑制剂处理,基因沉默等)都没有采用,怎么能说是机制研究呢?


4.对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掌握欠缺:有些标书参考文献太过陈旧,不知道是没有去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研究,还是刻意忽略。有一份标书,刚读完感觉比较好,各方面都不错,工作基础扎实,技术方案设计很好。但是我在PubMed上搜索文献,最近1年国外已经有人发表了基本差不多的相关论文,这样我也只能给C。



5.没有预实验:预实验是支持你的课题可行性的重要证据,有几份标书在工作基础中没有去做跟申请项目相关的预实验,虽然有的人以前发表过相关的文章,但你申请的项目是个全新的研究领域,没有预实验的结果怎么能让我充分相信你的课题是可行的呢?


其他一些问题(这些问题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)


1.立项依据:有2份标书的立项依据写的特别详细特别多,虽然逻辑严密,条理清晰,但是写立项依据不是写综述,很多内容与申请课题关系不大,完全可以删除。


2.创新和特色:创新对很多申请人来说都是个大头,NSFC每年资助那么多项目,真正完全创新的很少,大部分都是鸟枪换炮。有没有特色有没有创新,并不在于申请人在文中怎么自我标榜,说什么“首次发现。。。。首次证明。。。”,关键还是看标书是否有明确的研究假说,并围绕这个假说设计合理的方案来回答,研究的成果有没有实际应用意义,有2篇标书确确实实做到了这些,让人眼前一亮,得到的实验结果对未来临床工作有极大的帮助。


3.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:有的标书把两者混为一谈。研究内容是不需要特别详细,而技术方案要尽量详实,能够实现研究内容。有的标书为了体现创新,把一些新的热门技术加上,其实反而弄巧成拙,有些内容用最经典的实验方法反而大家更加认可。


4.工作基础:这指的是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基础。有的标书把不相关的内容扯进来,而预实验反而没有,有的把SCI论文的IF因子注上,我觉得没有超过5分的文章弄这个就是画蛇添足了。有没有SCI并不是最重要的,有一个我评为“A”的标书就没有SCI,但是申请人标书写得很好,也有比较好的中文文章。


5.研究团队和经费:有一份青年标书团队有10个人,其中有4个是副高职称,而且都安排了6个月以上的实验,研究生只有2个,是个人都知道干活的是研究生和年轻人,而青年基金尤其以申请人本人和研究生为主,这样的研究团队是不是太假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