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服务

病理学 您的位置:首页 > 实验服务 病理学

免疫荧光
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17/3/23 10:19:07  

1 直接免疫荧光法的操作步骤

1507362427(1).jpg


标本的处理:


石蜡切片经脱蜡、梯度酒精脱水后,进行抗原修复,然后用0.01M PBST漂洗5min × 3/次;


•  2%BSA或10%BSA 37 C湿盒内封闭30min


•  抗体染色:

–  在标本片上滴加适当稀释的荧光标记抗体(1:81:16稀释),放在湿盒中,37°C孵育30min


•  0.0lmol/L PBS(pH 7.4) 漂洗5min × 3/次,不时震荡(洗去多余游离的荧光素标记的抗体)


•  缓冲甘油封片

–  分析纯无荧光的甘油9+ pH 9.20.2M碳酸盐缓冲液1份配制。


•  镜检: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。


•  优点:方法简便、特异性高,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少。


•  缺点:敏感性偏低;而且每检查一种抗原就需要制备一种荧光抗体。若检测多种抗原需制备多种相应的荧光标记抗体。


直接免疫荧光法的注意事项


•  对荧光标记的抗体的稀释:要保证抗体的蛋白有一定的浓度;


•  一般稀释度不应超过1:20抗体浓度过低,会导致产生的荧光过弱,影响结果的观察。


•  染色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标本及抗原而变化;


–  染色时间:从10 min数小时,一般30 min


–  染色温度:多采用室温(25°C),高37°C可加强染色效果,但对不耐热的抗原(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)可采用0-2°C的低温,延长染色时间。


–  低温染色过夜较37 °C 30 min效果好的多。


•  试验时需设置下列对照:


–  自发荧光对照(空白对照):标本加0.01mol/LpH7.4PBS代替一抗。


–  阳性对照:用已知的阳性标本加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体。


–  特异性对照(抑制试验):标本加未标记的特异性抗体,再加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体。


•  若标本自发荧光对照和特异性对照呈无荧光或弱荧光,阳性对照和待检标本呈强荧光,则为特异性阳性染色。


•  一般标本在高压汞灯下照射超过3min,就有荧光减弱现象;


•  经荧光染色的标本最好在当天观察,随着时间的延长,荧光强度会逐渐下降。


2 间接法又称为荧光抗-抗体法


j 需要两种抗体参与,即一抗和二抗(荧光素标记)。一抗对标本中的抗原来说起抗体的作用,但对荧光标记的二抗来说又起着抗原作用。


–  可用来检测标本中未知抗原,也可检测血清中未知抗体。



k间接免疫荧光法操作步骤


•  标本的处理及非特异染色的封闭同直接法;


•  一抗染色:


–  加未标记的特异性抗体(通常1:100稀释,用0.01MpH7.4的PBS稀释),37°C作用30min或4°C过夜。

•  0.01M PBST漂洗5min×3次(震荡漂洗);


•   加荧光标记的二抗抗体,37°C湿盒避光作用30min。


•  0.01M PBST避光漂洗5min×3(例如包上锡纸,在摇床上漂洗);


•  甘油缓冲液封片


•  镜检


•  优点:敏感性较高,比直接法高10倍左右;制备一种荧光标记抗体,可应用于多种一抗;


•  缺点:是参加反应的因子较多,产生非特异性染色的机会增多。


间接免疫荧光法的注意事项


•  荧光染色后一般在1h内完成观察,或于4保存4h,时间过长 ,会使荧光减弱。


•  每次试验时 ,需设置以下三种对照:


–  阳性对照:阳性血清+荧光标记物


–  阴性对照:阴性血清+荧光标记物


–  荧光标记物对照:PBS+荧光标记物


•  标本片需在操作的各个步骤中,始终保持湿润,避免干燥。


•  一抗和二抗应始终保持在标本片上,避免因放置不平使液体流失,从而造成非特异性荧光染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