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科学网掀起了一波女博士就业求职的性别歧视问题,不禁让人想起科研尖塔中的女性鲜见,回归医学科研领域,又有多少类似的顽疾?性别真如此重要吗?
游于互联网和现实中,我们总会看到或者听到,女医生真的不适合干外科?
妇产科患者一看男医生扭头就走,甚至连相亲碰到男肛肠科医生处处受到非议····
电视剧《金太狼的幸福生活》,道出了大众对医生这份职业的误解:男主角金亮,是一位妇科医生。在第一集一开始,金亮的职业问题就成为他与丈母娘矛盾的导火索。丈母娘宋丹丹的一句话就说:"那妇科还不如肛肠科呢,肛肠科起码他男女老少都看,妇科,他一天到晚,他……哎呦喂,这,这,这,他这不是流氓吗?"
其实影视剧这样的一个细节,也多少反映大众的一种误解。
几乎每一个进入这一行的男医生都要经受质疑。或许在大城市、大医院、资历高的男医生还好些,那些小城市、小医院,偏远农村的医院,新入职的男妇产科医生工作起来就相对困难多,因此还可以会给医生带来心理压力非常大。
曾经在医院亲耳听到,"你干吗?这里面都是女人。" "我是医生救人啊!" 曾经被拦在急救室外头,由于公众对妇产科男医生有着种种误解,也让男医生有着不少的尴尬。
现有女博士求职遭拒,从另外一个角度看,年轻男妇科医生在就业头两三年能承受比女博士也不相上下,诊治机会也相对较少,而这种压力会让他们更珍惜每一次诊疗机会,他们更希望通过用心治疗,取得病患的信任。
其实,作为男性,在妇产科也有一定的优势。男医生体力好、更加淡定、更有耐心。就妇产科而言,属于小外科,对于体力要求很高,产科一天要看一百多人,最多可能会达到一百二十多人;妇科一天也要看七十到八十人,而男医生的体力相对较好。
男有妇产科遭拒,医学女生也有其苦不堪言的时候,“女性不适合做外科医生”的传统观念就开始影响那些有志于学习外科的女性,让不少还未入医学行业的女性就为自己的职业前途深深担忧。
再者就是《自治区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》的出台,其中,明确了痛经假,患有重度痛经或者经量过多的女职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,可以给予1至2天的休假。但消息一出,不少男同胞艳羡不已,部分女性为此欢呼雀跃,但另一些女性却担心起了另一个问题:放假多了,用人单位还会愿意招女性员工吗?
甚至,科研资金申请审查中的隐性歧视,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(NIH)科学审查中心负责人Nakamura就曾表示从未想过,自己在工作时潜意识地具有种族主义倾向。
这些都是长期以往积累下来的机错误观念,就医观念要改变,就医环境需改进,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救死扶伤,不应该分男女。针对不同情况,我们可以做出措施,例如通过榜样设置些意见领袖。全国范围来看,不论妇科还是产科,知名专家多是男医生,这是不争的事实,为何要因此pass掉呢?